为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化、标准化水平,进一步打通中心试验室与工地现场的衔接壁垒,优化检测全流程效率,加强跨部门协同协作,切实保障水利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,近日,质量检测部门组织召开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交流会。分管领导、各部门负责人、技术骨干及相关业务管理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,并围绕检测工作重点、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。
会上,试验室负责人详细对《检验检测参数时限性管理办法》进行宣贯。该办法对各类检测参数的样品流转、检测、报告出具等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进行了明确规定,确保检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。与会人员结合工地现场检测实际与母体试验室工作衔接情况,就如何严格落实时限标准、优化样品流转流程、提升检测效率、规避时限延误风险等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强化检验检测参数时限管理是提升检测工作质量的关键举措,需将时限意识贯穿于每一位检测人员的日常工作,通过标准化操作与精细化管理,确保检测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,为工程质量管控提供可靠支撑。
随后,会议围绕加强各部门间工作配合,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展开专题研讨。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,梳理了当前协作过程中存在的衔接堵点与优化空间,明确了各部门在样品交接、信息传递、需求对接等方面的职责分工。各检测部门表示,将进一步加强与工地现场及相关部门的前置沟通,提前对接检测需求,科学制定检测计划,优化检测资源配置;取样部门与工程项目部也将规范样品采集与标识流程,保障样品及时、合规流转至试验室,全面提升检测工作整体效能。
与会人员还就近年来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遇到的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检测参数扩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参数扩项是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,必须科学规划、严格论证、稳步实施,确保新增检测能力尽快形成生产力,满足市场与项目需求。会议强调,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关键环节,各部门要高度重视,严格执行检测参数时限性管理办法,加强沟通协作,形成工作合力。同时,要持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,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,为水利工程质量保驾护航。
来源 | 工程检验测试研究所